這是在大銃街一帶閒晃時,無意間發現的祕境。就在往開基龍君殿的路上,藏身在小巷弄,不在官方標示的景點裡。
從楹聯的敘述大致可以了解,應該與佛教有關且名稱上可能是「崇德」的建築,少許線索讓我找到一些資料,
原來是齋教先天派的齋堂─崇德堂。
齋教是中國民間宗教,有許多衍生教派,大家比較耳熟能詳的,就是在電影中被黃飛鴻修理的「白蓮教」與台灣的「一貫道」。但由於受政府的打壓,所以只能私下信仰,不像佛道教一樣公開,但現在已不受壓迫。而齋教在清代傳入台灣,有龍華派、金幢派以及先天派等三個派別,其中先天派於清咸豐年間由李晉昌、黃昌成各負責北部與南部的傳教;李晉昌在新竹創立福林堂,黃昌成在台南府城創立了報恩堂。
「齋堂」也稱「菜堂」,係指齋教信徒舉行法會儀式、聚會之場所,但實際到齋堂裡,與一般的佛寺沒什麼差別,只是齋教信徒不出家,不需剃髮、穿袈裟,但必須嚴守誡律,終身茹素,教義也有所不同,部分教派還允許結婚生子(龍華、金幢即是),基本上就是在家修行,男性信徒稱為「菜公」,女性信徒稱為「菜姑」。
根據日治時期台南州寺廟台帳的紀錄,崇德堂為報恩堂的分堂,由信徒葉月於明治40年10月15日(西元1907年)創建,管理人是林氏窗,教師是陳耀文,供奉觀音佛祖,當時的地址是台南市寶町貳丁目参貳番地,大約是在長北路與公園南路233巷之間的北華街,如果沒經過的話真的很難發現。
目前看到的資料鮮少關於崇德堂的記載,目前只有看到寺廟台帳有比較多的紀錄,另外尚有大正35年四月25.26日台南大天后宮媽祖大祭的遶境路關表寫到,第二天入崇德堂。如果有其他資料,也歡迎大家補充一下。
正門上鍊條,所以從側邊小門進去,但這邊屬私人財產,最好取得業主同意。 別問我是怎麼進去的
彩繪仍清晰可見
龍邊的裙堵
兩側圓拱門,蘭亭竹徑
右廂的門
門檻的彫刻
正門
供桌,西元1938年
兩側的八卦門,是我最喜歡的部份,特別是四角的蝙蝠彩繪,很精美
大木屋架
左右廂房,應該是供奉開山先賢的
後面的部分已經傾毀
供桌裡頭的線裝書
這是2012年九月十月時拍的,外面有貼出待售的公告,現在也不知道有沒有賣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