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不僅是古蹟最密集的城市,擁有許多老行業、老店,在講求創意的現今,文創產業也蓬勃發展,
老玩意兒碰上新點子就迸出新滋味有無限的想像空間。
所以來府城玩,不是只有看看古蹟吃吃小吃,還有很多有趣的事物等待大家去發掘。
這陣子受邀參加了一個「台灣購物節─魅力小旅行」的團,由上次月老團的冠州老師導覽講解,走了赤崁樓一帶的
老街古蹟,還看了傳統老行業,以及台灣最古老的百貨公司─林百貨,透過老師的導覽,省去了閱讀的功夫,漫談古今。
首站就是供奉關二哥的祀典武廟
來此不能不看的重點就是這一面巍峨高聳的山牆,朱紅色的山牆配上藍天,果然是台灣最漂亮的山牆無誤!!!
稍微可惜的是有亂入的電線
來到廟裡面除了拜拜以外,也可以好好欣賞一下傳統工藝的美感,例如神像、石刻、木刻,還有匾額與楹聯的文字之美。
也可以稍微學學以前當官是怎麼當,看看這落落長的頭銜,就知道非富即貴。
武廟的月老也是名列府城四大月老之一,擁有廣大的信眾,相關內容可參考「府城月老」
接著循著連結武廟與大天后宮的「算命巷」,準備前往「抽籤巷」,中間經過「吳萬春蜜餞」。
是否有人覺得有什麼不對勁呢 ? 沒錯,是跟米街的百年香鋪「吳萬春香鋪」有點淵源的,
無奈人太多擠不進去,只好望梅止渴,拍拍旁邊的擺設,有興趣的朋友可以來試試看。
行至與此,照理講應該要聞到一點冬瓜味了
謎問:冬瓜味不是跟武廟隔著永福路相對的知(一ˋ)名(ㄈㄥ)冬瓜茶嗎?
謎答:隔著碳烤三明治,你是還聞得到逆?! (台南腔)
原來兩角銀從巷子中段,遷到大天后宮前了。
不過本人不愛喝冬瓜茶,只好看看店員表演削冬瓜 (冬瓜不是姓顏嗎? 拖走~)
要削之前要先把冬瓜剖半,然後用刨刀由前向後削,別看店員輕輕鬆鬆的,如果抓不到「眉角」,
削完應該也剩沒多少肉了。
大姐初體驗
根據大姐口述,其實需要不小力氣才削得起來
到了TCRC旁的彩繪牆,就知道抽籤巷到了,也就是新美街延伸過來的小巷,關帝港 開基武廟前
這條靜謐的小巷其實也曾因商業而繁華,但現在只剩百年茶行 金德春茶舖與昭玄堂手作彩繪燈籠
關帝港 開基武廟又叫做小關帝廟,創建於明鄭時期,但是到了清領時期因為不是官方祭祀廟宇,
因此修建經費與規模不若祀典武廟,皆為民間統籌,所以廟地不斷被併吞。現今只剩原本的正殿還是就有
的建築,列為二級古蹟。
開基武廟的關二哥刻得很好,而且仔細看兩旁陪祀的神明應該是道教護法神─王靈天君與專拿彈弓打天狗的保護神─張仙大帝
這三尊神明的組合好像滿常見的
因為開基武廟的正殿不大,但神像也不少,為了有效運用空間,全能住宅改造王把牆壁鑿凹,將馬使爺、赤兔馬與虎爺公
供奉於此。對可愛動物(誤)難以招架的寫者,看到如此可愛的虎爺,竟然忘了拍一下馬使爺與赤兔馬XD
誰叫虎爺架勾錐 >////<
廟前這條路就是五條港中,佛頭港的支流─關帝港,這裡就不得不說到一句俗諺
「內關帝港籤詩,外關帝港童乩」
現今的西門路是以前台南府城的西面城牆,城內居民的比較富裕,城外居民主要是農工階層,因此教育有所落差,
關帝港也因台南府城而分內外,內關帝港指的是開基武廟,外關帝港則另有「厲王宮」,供奉的是安史之亂留名的
張巡、許遠、南霽雲、雷萬春的名將。而在五條港區這一帶,碼頭工人教育程度不弱城內人士,因此求神拜佛會仰賴
乩童,透過桌頭口述解答迷津;而城內教育程度較高的居民則透過擲筊抽籤的方式,解籤詩問卜
台南有許多老店,聽過茶行、香鋪、糕餅店、繡莊、雕刻店,但是木屐店就僅只一家了
在西門路X民族路的地方是西門圓環的位置,就在悅津鹹粥的南側,有著一家百年木屐店─振行木屐鞋行
創業始於日治初期,第一代郭全祿向日本師傅學習做木屐,傳至現在已是第三代,中間雖然因為橡膠鞋
的風行而沒落,但仍延續至今。
老闆講解日本木屐的特徵,就是鞋繩置於中間,我門一般穿的夾角拖則會置於右邊或左邊的三分之一處,
所以穿日本木屐,男生都要外八,女生則是內八。而且能穿木屐代表家裡過的還不錯
男子漢,連我看了都想買一雙,哈哈
這應該是邢具來著吧XD
在前往搭車處的路上,老師介紹了一家老屋欣力的火雞肉飯─5樂嚴選火雞
前身是李小兒科
別看這地板看似磚面,其實人多會晃,應該是跟屋架結構有關係,保有彈性
這木屏很有山海鎮的意象
中午吃飽後,就是最重要的行程─林百貨
林百貨建於西元1932年,俗稱五層樓仔,由日人 林方一所興建經營,與台北的菊元百貨屬同時期,
但晚菊元百貨一週開幕,只能屈居第二。
不過現在菊元百貨已拆除,所以林百貨也就成為台灣歷史最久的百貨公司了。
當時不僅是台南最高的建築,更擁有南部第一部電梯,另外還有抽水式馬桶、手搖式鐵捲門和避雷針等當時先進的設備。
日本戰敗後,國民政府接收,曾作為製鹽總廠、保三總隊等單位的辦公室,之後便長期閒置,失去了過往風華。
直到今年才又重新開幕,轉變為文創百貨。
溝面磚,在當時是主要建材,現今台灣的部份日治時期建築仍保有像這樣國防色的溝面磚
樓層介紹
即便只是承重結構,但是造型相當美觀,不得不佩服日本人的工藝美學
更令我喜愛的是磨石子的細緻與溫潤,聽說是整修的時候翻出的舊地板,經過無數次試做才修復成接近原本的色澤
而大家來林百貨最好奇的莫過於電梯與神社
俗稱流籠的電梯,在當時可是相當新奇的新玩意,因此也鬧出不少笑話,例如進去的時候是小姐,出來卻變成阿婆,
不過當時後的電梯並不大,而現在的電梯其實已非原本的電梯 ,但仍保存舊有的零件與電梯井的結構;
樓梯的兩側也留有採光口。
斜對角的土銀,前身是日本勸業銀行台南支店,在台灣也是相當經典的建築
林百貨頂樓有一座稻荷神社,被稱作「末廣社」
雖然被拆除,但是保有這樣的規模也算不錯了,至少上面不是放「永懷領袖」
而目前這座神社也是台灣唯一一座空中神社
神社旁邊連著橋的一端是電梯井頂樓,可惜沒有開放,不然視野應該夠好
往西北方看,可以看到永福國小的校舍,以前的永福國小是台灣道台衙門,綠色植被建築的地方,
正是後花園─澄臺,是一處高地,從小學旁邊巷子往後走可以明顯感受到上坡。
另外頂樓的部份也有餐飲空間
抬頭一看,還有二戰時遭盟軍空襲的痕跡,有彈孔也有被炸裂的。
而且還有當時的機槍架。
後記
今年台南的新亮點就非林百貨莫屬了,重現了昭和時代的摩登,
即便歷經戰亂、破壞與荒置,度過了數十寒暑的光陰,在許多人的努力下,終於又掛起招牌營業,
成為台南的另一個驕傲,也為Taiwan design提供一個展示的舞台,展現台灣無限的軟實力。
這樣的行程由古到今的景點,參訪了古蹟、體驗了老行業的手法,也欣賞了重生的林百貨,
實在是獲益良多;又正逢11月14日到12月28日是台南購物節的檔期,如果行程安排得宜,正好吃喝玩樂一手包。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參考台南市政府網站或2014台南購物節
另外相關台南活動資訊可以參考i憩頭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