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嘉義市東區文化路260號
電話:05-222-7963
營業時間:PM 14:00 ~ PM 22:00 (先預約)
臉書:滿冠茶園
公休日:不定休
嘉義有著得天獨厚的環境,往山上走除了奮起湖、阿里山之外,沿路也有不少步道、景點。
以前就去過二坪,對當地的景致印象很深刻,也滿山茶園的壯觀之美,也將這邊納入推薦
朋友的景點之一。在這蜿蜒的阿里山公路上,還有一個叫做「石棹」的地方,是阿里山產區
中,很重要的一個聚落。
今天體驗的就是來自石棹的「滿冠茶園」
不同於以往對於茶行,經常是昏暗、亂堆東西的店面,這邊反而是窗明几淨,商品也排列的
非常整齊,琳瑯滿目。而且現在的包裝都做得那麼精緻,不再是萬年公版的包裝印刷。
沒來過茶行的筆者,也不知道怎麼開口。還好親切的老闆娘 怡珍姐會很有耐性的詢問,平常
喜歡喝什麼樣的茶,還是有甚麼特殊喜好。但難搞的筆者其實沒有特別的偏好 (我們沒有很想
知道筆者的偏好,好嗎!!),不然就請怡珍姐來個紅茶跟高山茶。
這裡泡茶是用蓋茶泡耶,不是茶壺,港賊就是不一樣,好像應該要看個戲來配茶。
怡珍姐還說泡茶最好還是用紫砂壺,會讓茶泡越好喝,不過若要完整呈現茶葉的原始風味,
還是以瓷壺最好,最不影響茶湯風味。
第一種是高山茶(青心烏龍),顏色翠綠,香氣非常的濃郁,入口有著奔放的花香,尾韻悠長。
第二種是烏龍紅茶,最近很流行使用青心烏龍來製成全發酵的紅茶,除了有紅茶的果香,
也保留了烏龍茶的花香,喝生茶會不舒服的朋友也可以試試看。
比較特別的是這紅茶是球狀的,不是外面常見的條狀。
雖然一開始彼此不熟,但隨著茶一壺一壺沖,一杯一杯喝,自己也慢慢拋出一些關於茶的問題,
例如春茶冬茶,雖然一般會覺得冬茶比春茶好喝,但現在因為氣候暖化的影響,有些春茶
不會比冬茶來得差,微氣候的變異就會連帶影響茶的品質,例如雨量多寡、氣溫高低,這些都是
茶的變異因子。
而現在製茶也已經不能再閉門造車,也需要看看外面的世界或再進修。茶園原本也只有
種茶製茶,後來在10年前開始投入末端銷售,但行銷這部分也是眉眉角角。因此怡珍姐
也去上了大同技術學院的「茶文化與事業經營學系」,利用周末時間上課進修。從前端的
種植、製茶,到後端的行銷,有理論也有實務經驗,以及製造端較為欠缺的行銷管理,
甚至還有周邊衍生性產品的研發與推廣,可說是相當完備。
在食安方面,怡珍姐也花費相當多時間在種植管理上,還送SGS檢驗。對於農民來說,雖然
可以免除客人的疑慮,但相對來說是一筆不小的開銷。
【後記】
筆者其實也是手搖茶飲的重度愛好者,進茶行買茶是多麼遙不可及的事,感覺是老人,
或者茶神來著的老饕才會進茶行挑茶買茶。但這次的體驗發現,泡茶是非常生活化的一件事,
茶具杯子只要隨手可得的,都可以拿來泡茶,不一定得使用多高級名貴的茶具。
而茶葉的挑選,其實即便別人怎麼跟你說,這隻茶多好喝多貴,最終也得通過自己舌頭的考驗,
個人喜好不同,喜歡的茶也不同,還是以自己的味蕾為準,自己覺得好喝的茶就是好茶。
下次有機會不妨可以造訪一下茶行,品茶、聊茶,也找自己喜歡的茶。
美食會因背景、環境而有不一樣的定義與認知, 純粹個人分享,不代表集體意識。